《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 11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编写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兴奋的心情?(分组竞赛读) 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难过的语气。(男女同学竞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6、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理解奇怪,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8、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