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5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根据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初中已掌握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是因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本文的语言准确、通俗、朴实,可让学生分类整理,加强体会。 练习设计重在“双基”的落实,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又助于学生智力的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景泰蓝制作精致,手工操作的特点,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序,纵横交错,有详有略,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反复引导学生体会,绘制本文说明顺序结构图。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是因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出示景泰蓝的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值得我们自豪的手工艺品,如苏州的刺绣,芜湖的铁画,景德镇的瓷器等等。它们令外国人对我们刮目相看,今日我们再了解另外一种驰名中外的我国特色手工业品—景泰蓝。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简要地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冼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童话:《稻草人》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长篇小说:《倪焕之》。 四、简要复习初中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推动新课。 五、展示有关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要求学生掌握文章说明顺序,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重点与难点,把重点与难点部分标明,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叫景泰蓝?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体部分又分为几个层次? 3.景泰蓝的制作分几道工序? 4.为什么用红铜作胎呢? 5.为什么有些景泰蓝掐丝要用繁笔? 6.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 7.在各道工序的说明中,作者运用了哪些种说明方法? 六、师生共同探讨以上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七、分析课文主体部分(2~16 段)的第一层(2、3 段) 明确:铜胎原料是红铜 铜胎的打制方法举例 ──圆盘(打制方法简单,略写。) ──花瓶(做法复杂,需要分段制作,再将它们拼接起来,所以详写。) ──方形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