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苏教版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大家好!今日我要讲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先说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二、再说说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 这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教学,应突出学生对文本多层面的感知与体验。所以,我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启发诱导法、角色扮演法、探究质疑法。 三、最后说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1、导入:都说秋风萧瑟,黄叶飘飞,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就是一片秋叶与三位艺术家的故事。 作家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采纳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方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3、了解小说情节:速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 第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数落叶;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4、分析人物形象: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琼珊、苏艾、贝尔曼。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作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三组学生: ① 问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