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 4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阅读课文,掌握文本中出现的字音、字形、词语 二、预习内容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数落 挪动 蔓菁 气喘吁吁 砖砌 咆哮 怒号 散落 昵称 窗槛 颤抖 瞥见 瞅见 唠叨 殡仪馆 (2)词语积累 注视 倾 泻 蹑手蹑脚 一筹莫展 凄风苦雨 错综复杂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体会欧亨利式结局的妙处。 (2)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概括并复述小说的情节。 (2)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 (3)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3、情感目标: (1)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2)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 “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3)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重点难点] 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 2、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3、理解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 三、学习探究过程: 探究一:请学生根据故 事的进展复述小说的情节。 明确: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角度进行概括。 探究二:按小说情节的开端、进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开端(第 至 节): 进展(第 至 节): 高潮(第 至 节 ): 结局(第 至 节): 探究三: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 哪一个情节?讨论说明原因。 探究四:一个希望,一个永逝,都是源于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子。请同学们快 速 浏览全文,围绕线索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说说琼珊是怎样活下来的、老贝尔曼是怎样离开人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