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显然,这本最大的书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如何把这篇偏重科学知识的文章上出语文味来,在培育学生关注科学,探究自然意识,获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识好字,读好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在本课第二课时中,我打算从叔叔说的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话入手,跟着川川去刨根问底,从叔叔的话中去探究这本最大的书的神秘。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让学生朗读、感悟、想象、探究,了解岩石这本最大的书,体会文中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育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究自然的意识。 一、复习引入,激趣质疑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找出问句,读好对话 1、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呢? 2、沟通。 3、快速读读课文,把川川提的问题找出来: 师生对读──同桌对读。 边读边想,从叔叔的话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刨根问底 1、爱刨根问底的川川们,从叔叔回答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2、汇报沟通: ⑴ 解决第一个问题:哪里有书啊? 沟通,指导朗读。 ⑵ 解决第二个问题:书里有字吗?(2和3随机调控) ① 出示第六小节。 ② 你知道什么是书里的字呢? ③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④ 看到这么多藏在岩石中的字,你想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⑶ 解决第三个问题:这上面有图画吗? ① 课件出示化石,结合学习课后资料袋 ② 指导朗读: 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就这样在岩石这本书中保存到了现在,成了书中最漂亮的图画,真奇妙!谁再来读一读? ⑷ 想象朗读,解决第四个问题:这能说明什么呢? ① 师范读。 ② 听着叔叔的解释,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③ 多么奇妙的变迁啊!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这奇妙的现象展现在大家眼前? ⑸ 第五个问题: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