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一、初读探疑 师:今日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 1: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吗?假如是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长在什么地方? 生 2:《白杨》也是以树木的名称为课题,作者借物喻人,《桃花心木》这篇文章也是借物喻人吗? 生 3: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师:头脑里的疑问怎么解决?老师现在就告诉你? 生:不,我们自己读书解决。 师:好,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非常欣赏你们的这种精神,学习*自己而不是*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书,老师信任,一读课文,你们头脑里的这些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二、再读质疑 师:读了课文之后,刚才提出的疑问有了答案了吗? 生 1:现在我知道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 生 2:同《白杨》一样,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生 3:作者借种树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非常好,自己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真能干!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兴致盎然地再读课文。 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 1:我问种树人问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 生 2:语重心长是什么意思? 生 3:他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 生 4:最后种树的人为什么不再来了,而且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 生 5: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的意思读不懂。 生 6:为什么说种树是百年基业? 师:很好,你们提的问题很有重量,说明你们很会动脑筋,很善于读书。一开始提的问题能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自己还能解决吗? 生:能! (信心十足)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继续读书,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文章前后的联系。 三、三读解疑,适度存疑 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几个? 生 1:我一连问了他四个问题,种树人发现我对他的作法感到非常奇怪,甚至多少有点责备的意思,他的笑是宽厚的笑。 生 2:他笑我不知道他的用意。 生 3:他笑我不懂怎样种树。 生 4:他笑我只看到几棵树苗枯萎,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长成百年的大树。 师:理解得好。练习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 生练习读。 师: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了吗? 生 1:耐心地讲道理。 生 2:我查了字典,字典上解释的是: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