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伤,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燕子专列》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但是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节课老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去感悟,体味文本蕴含的深义,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在学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烦时,在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我播放一段大风大雪的录像片,狂风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其次,过渡语设计都很煽情,很符合这一课的感情基调,在放风雪录像片时,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样说:风猛烈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真是狂风暴雪,天寒地冻,小燕子觉得冷,也觉得饿。在观察课文插图时老师又饱含深情地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有大人,有老人,还有和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其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你们想认识她吗?。结束时老师煽情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有爱心的瑞士人民,燕子得救了,它们坐上美丽舒适的专列,离开了瑞士,到了温暖的地方。活泼可爱的燕子,热情善良的人们,在大自然里幸福地生活。生命是这样美好,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来,我们为幸运的小燕子放声歌唱。(课件:儿歌《小燕子》)。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片和煽情的导语不仅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自主探究,读占鳌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育,又有情感的陶冶。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老师就恰恰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用自己质疑提问,同学们都读过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定有许多问题萦绕在你的脑海中。谁来说一说?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情,把读书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同时在学习小贝蒂一段时,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和小组同学沟通沟通。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