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漂亮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沟通资料,老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老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的赞美之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沟通,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老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