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5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进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方、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育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3、德育目标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定导致覆亡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作者 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雄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亮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 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能够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本文的教学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老师讲解一些文中重要知 识点,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美,了解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1、研读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 老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七、 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提示文中重要词语,请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词语: 骊山 缦回 囷囷 初霁 媵 嫱 剽掠 鼎铛 俪迤 锱铢 栏槛 lì màn qūn jì yìngqiàng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jiàn 2、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全文。 3、作者及背景: 杜牧(803~85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