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王维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1王维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11
高中语文 1王维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11
高中语文 1王维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11
1 王维诗四首“知屋漏者在雨下”?2013 年《每周文摘》第 1 期第八版刊有《2012 年那些新闻景点》一文,文中说:“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网络。”句中的“知屋漏者在雨下”是“知屋漏者在宇下”之误。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有句名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在草野)的评价最准确。现在是网络世界,网民的声音最能体现民情民意,所以把“知政失者在草野”改为“知政失者在网络”,是符合现实的。“宇下”即屋宇下,“雨下”即大雨下,把“宇下”误为“雨下”,意思不通了。——摘自《咬文嚼字》2013 年合订本,作者:高良槐诗词的平仄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的就好懂了。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禾黍(shǔ) 鸣啭(zhuàn) 涧户(jiàn)花萼(è) 粮饷(xiǎnɡ) 晌午(shǎnɡ)船坞(wù) 罟师(ɡǔ) 临圻(qí)角弓(jiǎo)“禾”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上面是穗,下面是叶子和秸梗,一种农作物的形象。金文和小篆的形体,也还有禾的样子。“禾”的本义是谷子,也泛指粮食作物,后又用于指一般庄稼。“禾”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禾”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有关,如“秀”“秧”“稷”“秣”“稞”等。积雨辋川庄作阅读《积雨辋川庄作》,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歌的语言】(1)《唐诗归》中钟云评价说:“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请你说说“迟”妙在何处?(2)怎样理解“清斋”和“野老”?答案:(1)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2)“清斋”:表面看似太过清幽孤寂,实是表现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野老”:诗人自称,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生活。2.【鉴赏诗歌的意境】苏轼曾评说“味摩诘(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赏析这首诗的“诗中有画”的绘画美。答案: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王维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