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1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1.1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1.1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2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 词、叠词的精心选用。【知识梳理】 一、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诗坛,1929 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并致力于散文创作。代表作《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匆匆》《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等,其散文写景委婉细腻,语言清新秀丽,感情真挚朴实,富有艺术感染力。有《朱自清文集》. 二、背景回顾 本文写与 1927 年7 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序号并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2)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问题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 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问 题 2 : 为 排 遣 不 宁 静 , 作 者 散 步 的 游 踪 是 怎 样 的 ?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问题 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请看第 3 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问题 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1荷塘月色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