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5
沁园春 长沙课题:沁园春 长沙 (1 课时) 授课人: 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背诵这首词。2、过程与方法: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学习重难点: 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师生互相点评。 【学习流程】学习过程1、朗读: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2、赏析上阕: (1)、提问: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请调整语序,并把大意顺畅地说出来。明确:深秋时节,我独立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之水日夜不息地向北滔滔奔流。(2)、提问:“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词?明确:不行。“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面对湘 江,在秋风中伫立,颇有心绪起伏,神思翻腾的意蕴,状写了一个奋发青年的坚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 寒秋”一语既点 季节,又 渲染苍凉严肃的气氛,奠定了全诗沉雄的基调。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3)、提问:联系《沁园春·雪》,说说“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明确: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共七句。古诗词中称这为“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字。(4)、提问: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朗读句子,指点,正音。(板书)明确:作者视角:“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视,近景“鹰击长空”仰望,高景“鱼翔浅底”俯瞰,低景(5)、提问:(讨论)此时的视角转换是速度快点好呢,还是慢点好?明确: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 想象将秋景文字转为实物,可分四步:① 勾勒形态: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出;② 染上色彩: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③ 画面动化:秋风送爽,吹动满山枫叶,江流缓缓……④ 画面细致、逼真(特写镜头):鹰、鱼等从而成就了色彩绚丽的立体画面。(6)、提问:哪几个词用得好?明确:动词:染、击、翔。染,拟人手法,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壮美景色。引《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击,与“飞”比较(“飞”显得平淡),“击”能显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翔,比“游”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专题一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