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记者专业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A.新闻意识B•新闻价值C. 新闻头脑D. 新闻政策2.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A. 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B. 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C. 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D. 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3.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A. 选择采访的时机B. 选择采访的突破口C. 选择采访的场所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4.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A. 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 是否完成米访任务C. 是否尊重事实D. 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5.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A. 思想更加开放B. 有思想活动C. 有细节与故事D. 不受答案的限制6.新闻米访的首要任务是()A. 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B. 发现新闻,报道新闻C. 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D. 采集新闻材料7.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 流与源的关系B. 源与流的关系C. 并列关系D. 等同关系8.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还有()A. 求实性B. 多变性C. 灵活性D. 公开性9.1958 年 11 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10.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A. 决定报道的质量B. 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 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11.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 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B. 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 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D. 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写的稿件请其订正。这是()A•找本人核实B.物证核实C•多方核实D.技术检验核实13.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被派往江西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A. 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