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字义方 原文加翻译——《梁书》卷五三 [说明]何远(470—521),字义方,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何远初仕于南朝齐,为江夏王国待郎,后参预崔慧景与江夏王萧宝玄围攻宫城之事。事败后他逃亡在外,曾投降北魏。后由北魏返回,迎接梁萧衍的义军,为梁朝的建立立下功勋。以后他出任武昌太守,改变先前倜傥风流的行为,折节为吏。杜绝交游,不受请托。以后历任郡、县官员,生活极为俭朴,将俸禄代贫民交纳租赋。他对人从不低声下气,也不向上官送礼。在处理政务时,打击豪强富户,扶助贫弱百姓,因此屡次受到豪强的诬告陷害,两次受到免官的处分,但他仍不改初衷。他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建立祠堂,足见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郯县人。他父亲何慧炬,在南朝齐曾任尚书郎。何远初次任官为江夏王国侍郎,转任奉朝请。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中,江夏王萧宝玄在京口被护军将军崔慧景所拥戴,入围宫城,何远参预此事。事情失败民何远便逃到长沙宣武王萧懿处,萧懿给予他妥善保护,将他藏匿起来。何远又求得桂阳王萧融的保护,不久被发觉,收捕的军兵来到时,何远越墙而逃,得以幸免,萧融及何远的家属都被捉到,萧融被杀死,何远的家属被关押到尚方。何远逃到长江,让他的朋友高江产共同聚集人众,打算迎接梁武帝萧衍的义军。东昏侯的党羽听到消息,派兵逮捕何远等,他已聚集的人众又溃散四逃。于是何远就投降北魏,进人寿阳,拜见刺史王肃,打算与王肃同倡义举,王肃不能采用何远的建议,于是何远就请求迎接梁武帝,王肃同意,派遣兵士护送何远到梁武帝的军营。梁武帝见到他时,对张弘策说:“何远美丈夫,而能不惜破家以报答旧德,是常人所难于作到的。”临时委任他为辅国将军,随大军东下。梁武帝攻破朱雀航的敌军后,以何远为建康今。梁武帝即位成为皇帝后,以何远为步兵校尉,并由于奉迎的功勋封他为广兴男,封邑有三百户。又迁任建武将军、后军将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的关系一向很好,在府中竭尽心力,知无不为,萧恢也推心置腹,倚仗他处理事务,关系亲密,十分信赖。不久,他迁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好行侠仗义,到这时才改变原来的志节行为,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杜绝交游,对亲朋的馈赠,丝毫不受。武昌民间都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何远嫌江水热,经常用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如有人不收钱,则将水还给他。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这种作法虽然象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