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校巡展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2000 年 4 月 3 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现有 155 个博士点、177 个硕士点、86 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 139 个专业的 29 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49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8 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8 人,1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 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作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 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 1911 年。发展初期,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 1952 年大陆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清华人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赵九章研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被称为中国卫星的功臣;华凤祥被称为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行者;梁守盘是中国火箭的奠基人,他们都为中国跻身航空科技贡献了智慧和心力,大陆引以自豪的“两弹一星”,清华人真是功不可没。 1978 年,清华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目前清华大学有中科院院士 2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24 名,正高级职务 900 余人,副高级职务 1200 余人。他们正在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向世界学术界挑战,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国际地位:以前,老外不太认清华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华就以为是台湾的清华。不过从出国人数来看 ,清华仅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