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唐诗鉴赏《李涉诗鉴赏》文本素材

高中语文 唐诗鉴赏《李涉诗鉴赏》文本素材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唐诗鉴赏《李涉诗鉴赏》文本素材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唐诗鉴赏《李涉诗鉴赏》文本素材_第3页
3/7
李涉诗鉴赏 生平简介 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后贬谪陕州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后又遭流放。今存诗一卷。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李涉诗鉴赏 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与本题恰成补充,说明本诗是羁旅水途之作。 这首诗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之景,但字里行间,时时透出诗人忧愤满怀的身影。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旅之人,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 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墨,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粗粗一看,象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不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吗? 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方向朝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哇!“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语,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乡思,情味含蓄,寄慨遥深。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李涉诗鉴赏 李涉元和年间曾官太子通事舍人,因事贬谪出京;大和中,复召为太学博士,不久又因事罢官,流放桂粤。从此诗题“再宿武关”的“再”,以及首句“远别”、“万里游”等词语看,这首诗很可能是他第二次罢官出京过武关时写的。武关,在商州(今陕西省商县),为秦时南面的重要关隘,故又名“南关”。 这首诗,诗人写他再宿武关时的所见所感,以抒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唐诗鉴赏《李涉诗鉴赏》文本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