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诗鉴赏生平简介 王建,生卒年未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他是张籍的挚友,而且身世也与张籍有相似之处:出身寒微,虽曾进士及第,却只作过几任小官,“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自伤》)他也以乐府诗著称于世,写下了许多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的作品;风格上也和张籍有相似之处,善写七言歌行,绝少直发议论,语言通俗明快,凝炼精悍,确有独到之处,所以世称“张王乐府”。现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建诗集》。 田家行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 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 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 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 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 不见县门身即乐。 王建诗鉴赏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 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换,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层,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先写农家喜乐自得,而后再写喜乐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四、五、六、七这四句为第二层。这层以具体形象暗示农家喜乐之因,是因为夏粮、夏茧丰收,有了一个好收成。五月麦风清,写夏粮丰收;檐头缲车索索作响,写夏茧丰收。为了突出农家夏茧之多,诗人又从侧面下笔:野蚕作茧无人收取,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完全足够抽丝织绢之需。在这一层次里,作者一写收麦,一写缲丝,抓住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温饱落笔,突出丰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写农家喜悦有了好的注脚。后面三句:“麦收上场绢在轴”,“ 不望入口复上身”,“田家衣食无厚薄”,也都紧紧围绕衣食温饱或叙事,或抒情。 七、八、九、十这四句为第三层。这层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则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既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又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