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评讲怎样才有实效作文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是评价和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作文教学也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多年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切磋。 (一) 作 文 批 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上应有所侧重,力求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而现在每每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教师改得不多,用词、造句以及结构上的毛病大都放过去,改得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加上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充实,思路正确语句流畅”之类。特别是有些评语甚至跟事实不符,比如评语说“立意深刻,谋篇布局得体”,可是原文并不见得“深刻”,甚至逻辑上并不完全合乎规范,等等。这就好像一位医生没有看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却说他身体不错一样,效果会好吗? 当然,要求教师在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都做到精修细改、样样俱到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否探讨出一条既有助于教师减轻负担,又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新路子呢?我曾经作过如下尝试: 一、 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 对程度差的,一般指句子写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模糊混乱的学生,宜以书面批改为主。因为对这类学生谈作文的布局、过渡、照应之类,他们难以听懂。如果只改错别字,书面批改简单、直截了当。总批时要指出主要缺点,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致自暴自弃。 对程度高的,就是相对说来作文文字较通顺,错别字少,大体能正确使用标点,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学生,宜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因为要书面修改这类学生的作文,往往费时多、工程大,而教师的勾勾画画学生阅后又不易理解。所以,给个笼统的评语倒不如阅后就主要问题对学生当面谈(阅后可记下修改要点),谈后让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这样省时、有效。 对中等生,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 要注意的是,无论对哪类学生,面批时都应先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其消除紧张感,并充满信心。每次面批也不要讲得过多,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例如讲“这一段用得好,是过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