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道山亭记一、读准字音阸(ài) 缘(ɡēnɡ)芒峭(qiào)蟉糅(liú róu) 陿(xiá) 趾(zhǐ)嵚崟(qīn yín) 簟席(diàn) 瀛州(yínɡ)埃壒(ài) 修撰(zhuàn) 踬(zhì)二、辨识通假(1)自粤之太末(“粤”,同“越”,越国)(2)其城之内外皆涂(“涂”,同“途”,路途)三、一词多义(1)属(2)顾(3)盖(4)累(5)于(6)以(7)为(8)者四、词类活用(1)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名词作状语,用船)(2)或逆走旁射(名词作状语,向旁边)(3)虽其土长川居之人(名词作状语,在本土,在水上)(4)小为县,大为州(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大的地方)(5)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名词作状语,如钩子一样弯曲)(6)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虚)(7)虽下贫必丰其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扩大)(8)三山者鼎趾立(名词作状语,像鼎足一样)(9)故名之曰“道山之亭”(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10)既新其城,又新其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新)五、古今异义(1)列于中国古义:指华夏族统辖区域。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2)而长江在其南古义:指闽江。今义:指长江。(3)沟通潮汐古义:水沟通向。今义:使两方能通连。(4)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古义:两个词 , 在、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六、文言句式(1)闽,故隶周者也。(判断句)译文:闽 , 原来隶属于周朝。 (2)为亭于其处。(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此建了一座亭子。(3)其路在闽者。(定语后置句)译文:在闽地的这段通道。(4)石错出其间。(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岩石 ( 从 ) 水中交错冒出。 (5)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省略句)译文: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 ( 到 ) 江淮之间 , 而使这地方空虚着。 理。嵚崟(qīn yín):山势高耸的样子。嵚,山势高峻、高险。崟,高耸、高峻。际:旁边、近旁。为亭:建造亭子。簟(diàn) [资料链接]政绩卓著的散文家——曾巩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学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39 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政绩卓著。元丰三年(1080),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