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湖北简称“鄂”还是“楚”? 改名之争引激辩“湖北简称鄂,还是楚?”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湖北省委省政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透露,将组织专家学者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这意味着民间争论多时的“楚”、“鄂”之争正式浮出水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昆满介绍,关于开展“湖北简称鄂还是楚”的课题研究已酝酿有五六年时间。 流传的段子困扰湖北人 湖北简称“鄂”的来历有几个说法: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其次,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代,噩鱼大量分布在长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为生的民族,称为鄂(古时噩、鄂同音,同义)。 湖北简称“鄂”因音同“恶”,民间戏说湖北人简称“恶人”。当地流传的段子更让“鄂人”不爽:“鄂”字左上两个口,代表两人发生口角。右边耳朵,代表旁边有耳朵偏听偏信。左下一个亏,代表都吃了亏。说湖北人好斗,不团结,领导又爱偏听偏信,最后的结果是都吃了亏。 对此,祖籍黄陂的品牌策划专家陈放教授曾给湖北省委负责人写信称,楚文化博大精深,蕴藏于其中的精髓很多,更显湖北魅力,应把湖北简称“鄂”改为“楚”,在他看来,“楚”字,上面两个“木”,“极目楚天舒”,意义似乎更胜一筹。 湖北商人率先更名为“楚商” 在这次发布会上,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称,今后在公务活动和政府机关公文中,在对外交往和经贸活动中,凡涉及到湖北商人简称,都将统一称作“楚商”。 今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3 日,湖北省工商联面向社会开展了湖北商人征名定名活动,有 11 万多人参与讨论,投票结果显示,在楚商、鄂商、汉商、荆商等 10 大待定名中,赞成“楚商”的票数最高。 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就此次活动作出批示,认为该活动效果很好,并决定将每两年召开一次楚商大会,邀请国内外湖北商会负责人及世界各地楚商,以“弘扬楚商精神,打造楚商品牌,促进湖北发展”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赵晓勇表示,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推动湖北经济发展。 改名不难,重要是实干 湖北简称的“楚”、“鄂”之争,已引发激辩。一家网站发起有 8000 多人参加的投票“湖北将研究省名简称改为‘楚’,您咋看?”结果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支持正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