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1课《呼兰河传》阅读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11课《呼兰河传》阅读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1
《呼兰河传》阅读学案学习目标:1.能识记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2.能概括《呼兰河传》的故事梗概。3.能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二、作家与作品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 年,31 岁萧红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创作始于 1938 年武汉,定稿于 1940 年 12 月的香港。1940 年 9 月 1 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 12 月 27 日截止;1941 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三、对《呼兰河传》的评述: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美国学者葛浩文)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聂绀弩)四、《呼兰河传》的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1课《呼兰河传》阅读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