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祭十二郎文》新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现象。 2、体会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现方法。3 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4、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学习重点、难点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作者简介: 韩愈,字 ,世称 ,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 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 解题 祭文:祭文通常是 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 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 ,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 ,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