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10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须臾(yú) 不眩(xuàn)中节(zhònɡ) 笃行(dǔ)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中(2)归(3)知(4)率(5)微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有其位置、安于其位”的意思)(2)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形容词作名词,贤人,亲友)(3)子庶民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女对待)(4)来百工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5)柔远人也(形容词作动词,安抚,怀柔)(6)君子而时中(名词作状语,时常,常常)(7)道之不明也(形容词作动词,弘扬)(8)人一能之,己百之(数词作动词,做一遍,做百遍)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从容中道古义:自然而然。今义:临事沉着镇静,不改变常态。(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古义:审慎地询问。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3)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古义:坚守不渝。今义:顽固坚持。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判断句)译文:诚是上天赋予人的道理,而努力达到“诚”则是人道。(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判断句)译文: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3)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状语后置句)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小心的 。 (4)恐惧乎其所不闻。(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警戒的。1[常识·速览]述圣公——子思子思(前 483—前 402),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战国初期鲁国人。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字经》中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的描述。南宋的朱熹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