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张中丞传》后叙一、读准字音阙(què) 蚍蜉(pí fú)愧耻(kuì)饿羸(léi) 霁云(jì) 须髯(rán)帙(zhì) 睢阳(Suī)二、辨识通假(1)然尚恨有阙者(“阙”,同“缺”,空缺,缺失)(2)此矢所以志也(志,通“识”,标志,标识)(3)嵩常在围中(常,同“尝”,曾经)三、一词多义(1)绝(2)比(3)泣(4)卒(5)以(6)于(7)之(8)其(9)为四、词类活用(1)引绳而绝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2)不乐成人之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名)(3)屡道于两府间(名词作动词,来往)(4)贼以刃胁降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降)(5)战百万日滋之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五、古今异义(1)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古义:始末 , 事迹详情。 今义:头和尾。(2)不能通知二父志古义:深知 , 深入了解。 今义:①把事项告诉人知道;②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3)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古义:跟着。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古义:任职。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或按照某种办法处理。(5)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古义:处处 , 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6)巡应口诵无疑古义:不迟疑。今义:没有疑问。(7)颜色不乱古义:脸色。今义:颜料或染料。(8)月日后于巡古义:文中指年纪。今义:月亮和太阳。六、文言句式(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判断句)译文:他们所想效忠的就 是国家和皇帝。 (2)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老读这本书?(3)而贼语以国亡主灭。(状语后置句)译文:而敌人拿国家已灭亡、皇帝已不存在的话欺骗他们。(4)而责二公以死守。(状语后置句)译文:反而拿死守危城来责备张巡、许远二公。(5)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状语后置句)译文: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二府任职。(6)城陷而虏。(被动句)译文:睢阳城失陷后 , 许远被叛军俘虏。 (7)不可为不义屈!(被动句)译文:千万不能被不义的叛贼屈服!(8)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省略句,被动句)译文:于嵩要到州府去提出诉讼 , 被 ( 不法军人 ) 所杀害。 [资料链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