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8
5 《坛经》两则[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三更(ɡēnɡ) 信禀(bǐnɡ)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即(2)本(3)间(4)见(5)于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名词作动词,担任住持)第 4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何以渐顿?(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会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呢?(2)唤慧能堂内。(省略句)译文:五祖叫慧能 ( 到 ) 佛堂里。 [常识·速览]禅宗六祖——慧能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会)人。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 672 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后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 37 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法坛上宣讲的经典——《坛经》《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坛经》。《坛经》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成佛之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坛经》认为禅者修禅的实践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又主张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顿见真如本性”。同时也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坛经》还发挥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同时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