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哥讲他自己的故事 通常坐上出租车后,我会看司机的营运工号。如果工号以“0”,“1”或“2”打头,我只要报出目的地,然后就安心做自己的事,因为这些都是“老法师”:了,有一二十年的开出租车的经验。这一天,我坐上一个“0”字打头的出租车,建议司机走小路会更快,但司机小心翼翼的问,“你知道小路怎么走吗?”我好惊讶,开了 20 年的出租车,不知道小路怎么走?司机解释:“我已经有 10 年不开车了,对路不太熟 悉了。之前我开过 6 年出租车。现在重开只能用我以前的运营号。” 接下来,我知道了他的故事:16 年前他开出租车,那时开出租车收入不错。后来生意就没有那么好了,经朋友介绍,他到一家外资应聘为财务总监开车,总监是美国总公司驻派上海的老外。面试时,他不懂英语,总监不懂中文。同时应聘的还有另外一位司机,他们两人等待时,总监和其他人说了句英文,周围人都笑了,那位司机也笑了——-看来懂英文,只有他听不懂。后来总监让他们俩分别试开了半天车,决定留下他。他觉得自己开车的风格比较适合总监——–他一拿到钥匙,马上把车擦得干干净净,把车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开汽车来也非常稳。 公司提供了一辆宝马让他开。第一天,总监坐在副驾驶上系上保险带,神情专注的看着外面。第二天,仍然是这样。两天后,总监做到了后排,带上了文件,在车上开始办公。“总监知道,我开车,他放心,完全可以把他的安全交给我。”他开始学一些最基本的英文,比如 go home,wait here,总监也开始讲些最基本的中文,比如 8 点,吃饭。两个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默契共事。他的车永远干干净净,在道上永远不抢道,不随意变道,因为有一次他变道后总监做了一个摇头的动作。还有一次,总监通过助理提醒他不要跟在集卡车后面开,“我知道他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再也不会开飞车去赶飞机。” “开了 10 年的车,你出过事吗?”我问。 “有一次,一辆自行车突然从旁边窜出来,还好我刹车及时,只是擦碰了一下,人没有事。为了保证开车的安全,我不熬夜,不搓麻将,休息好,保证精力充沛。那次要不是我反应快,肯定会出大事故。” “你现在为什么不为总监开车?”我继续问。 “他升迁了,回美国总部了。然后我继续为新来的总监开车,也是一个外国人。开了一个星期,人力资源部的人告诉我,说新总监觉得我不懂英文,沟通起来困难,要换人。我只能离开公司。上个月离开的。” “10 年间为什么不学英文呢?” “没有必要啊!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