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学习目标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有节奏有感情朗读。 2、了解高适诗粗犷豪迈、遒劲有力的边塞风格,了解李贺诗幽奇神秘的意境,了解李煜凄凉悲壮、寄情深远的创作风格。 3、掌握《燕歌行》的主要内容,了解将士们为国献身的精神;《李凭箜篌引》为乐府歌行体,氤氲流转自然,诵读时注意是举止间的起承转合,注意体会诗中意象蕴涵的情感《虞美人》一词的情感基调是无限伤感悲切的,学习中,结合背景,联系此人的身世,仔细体会词作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高适(700—765),盛唐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 64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 年-975 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被称为“千古词帝”。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写作背景《燕歌行》,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李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