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望 月 怀 远◎释标题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整首诗情意缠绵,却不流于伤感。语淡情深,清丽婉转。◎知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有《曲江集》。◎明背景《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本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的怀念。◎品语言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请赏析。提示:可从意境、所写内容、运用手法等多角度赏析。参考答案:这两句,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涵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2.“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赏析。提示:从这两个字写出的内容、达到的效果考虑。参考答案:“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的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析技巧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由望月而产生怀远之情,这种抒情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同时,这两句也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写实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想象语句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虚景。提示:了解抒情方式、描写方法的种类。参考答案:触景生情 虚实结合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4.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提示: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抒情,结合语句赏析出直接抒发了什么情即可。参考答案:颔联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悟意旨5.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提示:从内容方面推敲诗人的情感。参考答案: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