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出席欧盟首脑会议期间,打断法国人安托万·赛耶尔(欧洲共同体工业联盟主席)在会上的英语演讲,并离席以示抗议。法国《费加罗报》说,希拉克此举是“捍卫法语”,但惹得英文媒体“热热闹闹地冷嘲热讽了一番”。有人认为希拉克捍卫了法语和法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维护了法国的尊严,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母语,作为一个民族的根,蕴含着民族独特性格的灵魂,负载和传承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认识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点之一。作为学生,你认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做法如何?你如何看待外来语言与母语的关系?你如何捍卫我们的母语?[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语言与民族精神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有紧密的联系。二、从语言看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反过来,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三、从民族文化看语言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1.在词语上(1)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汉语、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不同。汉语中的表亲关系非常明确,分得很细,这与民族文化特点密切相关。(2)在不同的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其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如“冰”“玉”在中国人眼中代表高尚和纯洁,而在外国人眼中则不然。2.在语言和表达上中国人有对己谦、对人恭的表达习惯。而西方人的表达则比较坦率。1[考点·聚焦]本节介绍了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没有和考纲直接对应的考点,但涉及语言运用得体这个考点,一般涉及拟写广告词,设计短信内容,敬辞与谦辞的应用等角度。学习这一节内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感受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的意义。[典例·探究] (2015·四川高考)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 40 字。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修辞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写宣传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宣传语。宣传语,即用简短的文字写出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其基本特点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然后,紧扣宣传目的,即“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