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教学要点: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 6、10、11、12 则选文以外,其它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 12 则语录(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 12 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翻译重点:① 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 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 1:明白;知 2:知道;知 3:通智,智慧,明智.⑤ 是:指示代词,"这".弘:扩大、发扬 躬:自己 宰:城邑的长官 无:通毋,不要 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 兵:武器 岁:时令 舍:停止(3)翻译12 则语录。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不懂装懂的吃菱人 有个人学识很浅,却又喜欢不懂装懂。一次,他去人家那儿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他不认识这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吃,就随手拿一只连壳一起塞进嘴里嚼起来。主人忙教他:“别忙,得剥了壳再吃。”他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说:“这谁不知道!我不过是想连壳吃清清火而已!”主人又问:“这么说,你老家也种菱角?”这人很神气地回答:“当然啦,我们家乡前山后山种的都是菱角树呢!”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这两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勤于思考和实践取证的精神,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