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法。3.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法【学习难点】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学习过程】问题一鲁迅,1881—1936,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 Q 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问题二、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 ) 惮( ) 攒射( ) 尸骸( ) 长歌当哭( ) 喋血( ) 杀戮( ) 殒身不恤( )( ) 2、 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问题三、问题探究1、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用心 爱心 专心1 2、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分析第四节,分别找出其中叙事、议论、抒情的句子,看看三者是如何和谐统一、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的? 4、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1)第六部分用“煤”作比喻有什么作用?引用陶潜的诗应怎样理解? (2) 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第2段的第2句话应怎样理解?。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应怎样理解?[中~*国教^育出版#网@] 5、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用心 爱心 专心2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国教&^~育出#*版网]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拓展提升】学习了本文,你已经了解了刘和珍的事迹。如果当年你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