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创作诗歌,功夫在诗外;欣赏诗歌,功夫同样在诗外。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基本方法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一、以意逆志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1.以意逆志,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由于历史的积淀,一些词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形成一种能够承载诗人某种情感的特定意象。比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情诗,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其他如以“折柳”表惜别,以“松菊”喻坚贞高洁等,不一而足。2.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诗歌欣赏过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1)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有助于领会作品中的生活情趣。比如赏析李白的《蜀道难》,如果我们没有游历险绝山路的体验,是断然体会不出“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蜀道之难的。(2)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还可超越原诗,获得新的旨趣。比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在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感,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已埋伏下来。而后人却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赋予了古诗新的寓意。二、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时代,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1.知人(1)了解作者的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比如读到“建安七子”的诗歌,就应该想到那些诗人刚健的人格与明朗的诗风,了解什么叫“建安风骨”;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