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拟行路难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拟行路难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拟行路难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拟行路难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3页
3/7
第 3 课 拟行路难(其四)导学目标 1.理解和感受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2.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鲍照(约 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寒,文辞赡逸。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文人,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代表作品:《拟行路难》《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2.背景解读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本诗正是门阀制度的真实写照。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2)“顺天府”,明清时设于京师(今北京)的府属建制,掌管京畿刑狱、财赋、农业等事项,最高长官为府尹。(3)“休沐”,原意指“休息以洗浴”,指官员休假。各朝代休假制度不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有“十旬休假”之说。(4)旧称子遭父丧或者承重孙遭祖父丧为“丁外艰”。“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5)承重孙:按宗法制度,如长子比父母先死,长孙在他祖父母死后举办丧礼时替长子做丧主,叫承重孙。(6)枢密院为官署名,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 拟行路难(nǐ) ② 酌酒(zhuó)③ 踯躅(zhí_zhú) ④ 泻水(xiè)2.词语解释(1)泻水置平地 泻:倾,倒(2)人生亦有命 命:命运,命数(3)安能行叹复坐愁 安:怎么(4)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5)吞声踯躅不敢言 踯躅:徘徊不前3.词类活用(1)各自东西南北流(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向南、向北)(2)举杯断绝歌路难(名词作动词,唱歌)(3)酌酒以自宽(形容词作动词,宽慰)4.特殊句式心非木石岂无感(固定句式,“非……岂……”可译为“不是……怎么能……”)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拟行路难(其四)二|文本探究1.“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你认为诗句中的哪一个字突出了全诗的宗旨?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加以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拟行路难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