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对《瓦尔登湖》主题思想的掌握了解。 2、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 3、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淳朴的生活情趣,引导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自然,关心自然。 学习时数:2 课时。 一、导入语 二、简介作者 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 瓦尔登湖 》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他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一,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 civil diso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梭罗的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但他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 三、关于《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出版于 1854 年,是 19 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 50 年了。《瓦尔登湖》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 100 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然让许多人痴迷。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 4 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为相似。 对这部书的读法,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 元来建立一个家,用 0.27 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 6 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 46 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 四、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