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离别(其一)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3.《越中览古》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4.《一剪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知背景]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2.《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是陶渊明 50 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 10 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3.《越中览古》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