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马钧传把握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语,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了解传主马钧的人生经历及主要成就,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体会本文作为史外传的特点,学习传记洞察人物世界的独特方式与表达技巧。傅玄(217-278),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少年时家境贫困,后来做官至散骑常侍,受封为子爵。他学问渊博,精通音乐,文章也写得很好。他曾撰写一部《傅子》,是讨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著作。《傅子》现已失传。其内容在古书中常被引用,因而保留了一些片段。《马钧传》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九《杜夔传》(裴松之注),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这篇传记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的批判。关于马钧的生平,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专传,只是裴松之在《三国志·杜夔传》的注文中引用了这篇文章,成为马钧生平的珍贵资料。这篇传记的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夹叙夹议,凸现人物形象;二是类比手法的运用。文章中不但有传主在科学技术多方面革新和创造的记叙,而且有作者对传主不受重视,不为世用的叹惜。叙述与议论两者结合使用,使传主的形象具体感人。一、一词多义(1)发(2)服(3)设(4)乃二、词类活用① 天下之名巧也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技术高超的人 ② 乃思绫机之变 动词活用为名词 , 变化 ③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 , 进献 ④ 以机鼓轮 名词活用为动词 , 转动 ⑤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擅长 , 缺少 ⑥ 虽圣人之明尽物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明智 三、古今异义① 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古义:在一身之内。今义:与“抽象”相对。② 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古义:事物的规律。今义:“物理学”的简称。③ 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古义:制造的。今义:书籍文章的撰写人。④ 夫同情者相妒古义:爱情同属一个人。今义:对别人的遭遇表示理解,怜悯。⑤ 同事者相害古义:工作同属一件事。今义:一起工作的人。⑥ 中人所不能免也古义:一般人。今义:交易时的中间人。⑦ 必以考试为衡石古义:考察试验。今义: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⑧ 良可恨也古义:可惜。今义:怨恨。四、特殊句式① 乃皆易以十二蹑 介词结构后置句②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宾语前置句③ 其功百倍于常 介词结构后置句④ 帝以问先生:“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