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二 李凭箜篌引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习近平《摆脱贫困·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经典释义]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原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释义:如果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解读: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内圣外王”,将道德与政治之间直接相连。无论官居何位,权力多大,自身道德这一关(即“修身”)是首先要面对的障碍,不过此关就无从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个人来说,这意味着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弥补;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对党员加强教育,既提高其道德素养与政治觉悟,也不时敲响警钟。国学经典静 心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赏读] 所谓“静以修身”,是一种精神境界,“静”是一种修养,静不仅可以思考,也可以养性、养心。纵观历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以静制动。在静思的过程中,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可能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俭以养德”,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办法。德行的提高在于对自身的约束,而“俭”即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这对德的修养无疑是有好处的!诗海拾贝天 上 谣[唐]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赏析】 这首游仙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愤恨不已的心情。全诗共十二句,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两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尾两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 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终身抑郁不得志,27 岁去世。一生精力用在诗歌创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