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二 燕歌行一、认字音因而和焉(hè) 金(chuāng) 旌旆(pèi)逶迤(wēi)(yí) 碣石(jié) 塞草腓(féi)蓟北(jì) 飘飖(yáo)二、识词语1.汉家烟尘在东北 烟尘:战争2.汉将辞家破残贼 残贼:残暴凶恶的敌人3.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特别颜色:荣光4.金伐鼓下榆关 :击打下:前往5.山川萧条极边土 极:穷尽6.大漠穷秋塞草腓 穷秋:深秋腓:枯萎7.边庭飘飖那可度 飘飖:形容 长风万里 8.死节从来岂顾勋 勋:功勋三、背佳句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3.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4.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说作者【简历】 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天宝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后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卒,终年 65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与【作品】 《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评价】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李白、杜甫交情深厚。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寻背景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功夫研究。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开元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将军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链常识1.边塞诗与边塞诗派:“边塞诗”是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