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 虞美人导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其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2.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亡国后其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玉楼春》《长相思》等。2.作品背景此词作于 978 年,李煜归宋已近三年。975 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古人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3)“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4)称制:封建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往往需要皇后或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这被称作女主临朝称制。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 虞美人(yú) ② 李煜(yù)③ 玉砌(qì) ④ 晌午(shǎn ɡ )2.词语解释(1)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2)不堪回首 堪:禁得起,受得起(3)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4)只是朱颜改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3.词类活用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了东风)4.特殊句式倒装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正常语序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是状语后置,宾语前置)5.默写填空(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 ”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形象、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3) 李 煜 《 虞 美 人 》 中 运 用 想 象 手 法 , 抒 发 物 是 人 非 的 感 慨 的 名 句 是 : “ ”。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