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问题一:《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从中你体会和感受到什么? 问题二:开头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催”和“霁”如何理解?作者处在怎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中?① 注释:岁暮: 。② 赏析要点:一“催”字,形象地说明 。霁,原指雨后或雪 后 转 晴 , 这 里 指 。 《 红 楼 梦 》 中 有 写 晴 雯 的 诗 句 : 。这里的霁月指雨后月出,古人常用这种自然现象比喻 。问题三:三、四句作者听见了什么声音?看见了什么景色?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并把作者的所闻所见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来。五更: 。鼓角: ,说明作者心之悲凉。动摇: 。说明诗人心之 。这两句写寒宵的所见所闻,上句紧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的当地驻军的鼓角,暗示了诗人的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声”“声悲壮”与“五更”的巧妙结合显示了夔州一带的战争气氛之浓。下句写三峡美丽的夜景,因为雪过天晴,故三峡中隐星可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 “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问题四:五、六句的“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如何理解? 问题五:七、八句 “卧龙”、“跃马”和“人事”、“音书”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卧龙: 跃马:公孙述—— 逆臣。 意。人事:交游, 指 。音书: 。 人事音书漫寂寥: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 寥 孤 独 , 又 算 得 了 什 么 呢 ? 这 话 看 似 自 遣 之 词 , 实 际 上 却 充 分 反 映 出 诗 人 。尾联借古人贤愚同归于尽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显示出内心的 。拓展提升]诗歌主旨: 《阁夜》导学案答案问题一答案: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詩,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在写景、写情中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问题二答案:岁暮:一年即将终结;指冬季。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