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 文言知识及典故。2. 情景交融的写法。3. 清新藻丽的初唐骈文文风。[学习过程]一、作者介绍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凭着横溢的才华,怀着“兼济天下”的远大的抱负,走上了坎坷而险恶的仕途。恃才傲物的他,与官场很难相融,仿佛宦海泛梗、风中转蓬。他先是因为戏檄英王鸡而被赶出沛王府,接着又因擅杀官奴被判处死刑。幸好后来遇到大赦,保住了性命。他虽死里逃生,但他的父亲却因此被贬到偏远的交阯(今越南)做地方官。上元二年(675)春,王勃离开龙门老家,南下探父,途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达洪州。恰逢重阳佳节,洪州都督广邀宾朋,大宴滕王阁。王勃也在被邀之列。于是,创作了这一传诵千古的骈文名篇。 二、骈文介绍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演变来的。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三、文本研习1. [提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文章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就在汉代的豫章故郡,现在的洪州府。地属翼轸两星的分野,土地一直延伸和衡山、庐山相接。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整个楚地,又连接着瓯越之地。像这样介绍地理位置的写法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作者没有从简单的区域位置去写,而是从整个宇宙的角度去写,从全中国的角度去写。仿佛把每个读者带到云端,从高空鸟瞰整个洪州的山水,鸟瞰壮丽的滕王阁。这种大起笔,大落笔,使滕王阁一下就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恢弘气势。但看这几句起语,就能知道下文的不俗了。如此灵秀的地方,当然会产生杰出的人物。下文很自然的由自然情况过渡到对人的描写,赞美这里俊才飞驰,而所有的这些俊美的人此时都在都督的府中。“宾主尽东南之美”,有名望高的、有行为好的、有富于文采的、还有精通韬略的。宾客的美,实际上暗示了主人的美。在盛赞了宾主之后,作者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才介绍了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这次盛会的,并且,谦虚的说,“我”本无知,只不过赶上这次盛会罢了。这篇文章作于都督大宴之上,作者当然免不了对参与宴会的贤主嘉宾要颂扬一番,对滕王高阁和社会状况要铺陈一下,这是很正常的。2. [提问]阅读第二段,看看在这一段著名的景物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