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8 《天工开物》两则宋应星(1587—约 1666 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他和他的哥哥宋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天工开物》全书共 18 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述了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提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一、注音粳________ 稌________ 婺源________夏潦______ 刈________ 汲灌________ 砧________ 枵________ 淬__________二、解释词义凡许即济治三、古今异义其再栽秧,俗名晚糯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最迟者后于清明 ________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 ________钢铁已经炉锤 ________五、分析句式类型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________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 ________答案:一、jīnɡ tú wù lǎo yì jí zhēn xiāo cuì二、凡:凡是,表概括 凡是,表概括 大概,大致 副词,总共 副词,总共许:数词,余 动词,答应 动词,答应 数词,余名词,处,地方即:连词,即使 副词,就 副词,就 动词,依照济:动词,调和 名词,效果 动词,渡河治:动词,治理 动词,冶炼 动词,达到太平 动词,治理 形容词,安定三、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继续四、名词活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