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求谏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求谏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求谏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求谏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4
求 谏1.连线作者吴兢(约 669—749),汴州俊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史学家。他所撰写的《武后实录》记述了张宗昌诱张说陷害魏元忠的史实,后来张说当了丞相,几次要求修改文字,都被吴兢严词拒绝,时人称之为当代董狐。吴兢一生修史,取得很大成就,修编有《唐史》《唐书》《唐春秋》《武后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后修实录》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并流传下来的《贞观政要》,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帝王学。2.整体感知《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意义的历史著作。1.识字注音谏诤( ) 鲠议( ) 刍荛( )罄其狂瞽( ) 怖慑( ) 嗔责( )诋诃( ) 愆过( ) 勖之( )纂组( )2.一词多义(1)寻(2)理(3)遇(4)举(5)属(6)安(7)当(8)幸3.古今异义(1)皆失其举措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臣下钳口( )(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4)纂组伤女工( )(5)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6)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5.特殊句式(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言而不用( )(3)则相继以死(谏)( )(4)下为百姓所怨( )(5)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6)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 )(7)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答案:1.zhèng gěng ráo qìng gǔ shè chēn dǐ hē qiān xù zuǎn2.(1)不久/寻找 (2)顺,指天下太平/梳理/纹路/道理 (3)对待/遭遇/接触/礼遇,恩待 (4)指出,提出/举起/举行,发动/推荐/攻占/尽 (5)写作/类/通“嘱”/是,属于/连接/归属,隶属/跟随 (6)安定/怎么/安抚/安享,感到舒适/安稳 (7)妥当、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求谏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