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4
《天工开物》两则1.连线作者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2.整体感知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 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 2 500 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1.识字注音秔( ) 粳( )稌( ) 糯米( )婺源( ) 俟( )潦水( ) 刈( )成砧( ) 炽铁( )挥槌( ) 泥滓成枵( )淬之( )2.一词多义(1)数(2)造(3)奇3.古今异义(1)凡治铁成器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为受锤之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造他器与本器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