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 风 波◎释标题选自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定风波”,词牌名,属于唐教坊曲名,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词人从黄州去沙湖途中遇小雨,这本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小事,词人却写出这一曲佳篇。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我们由此可看出其才思之敏捷,思维之活跃。◎知作者苏轼[见第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其二)》]◎明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天,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赏形象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了怎样的环境特点?“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提示:雨的特点抓住“穿”与“打”概括。词人形象从对待环境的态度概括。参考答案:雨骤风狂。 闲适、坦然的形象。 ◎品语言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有何作用?提示:“风雨”和“晴”需联系时代背景考虑;作用从所写内容和主旨方面考虑。参考答案:“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对待人生的顺逆、成败、荣辱、福祸。 ◎悟意旨3.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简朴”在文中指自然景色,“深意”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参考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满江红 写怀◎释标题满江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常用。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达了岳飞以收复失去的祖国山河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知作者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