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一、单元提要本单元内容有三节。《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二、走近“诸子”1.作者简介墨子(约前 468-前 376),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他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游侠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在先秦,墨学属于显学。墨子的社会地位很高。《吕氏春秋·不侵》篇说:“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2.时代背景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3.核心思想(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百姓。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因而他强调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