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课 国诗二首(二) 《帆》 《信天翁》本课话题——追求一、从课本中积累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一只孤帆在弥漫的浓雾中漂泊,不避汹涌的波涛,呼啸的海风,翻卷吱吱作响的桅樯……都动摇不了它那苦苦追求的意志。二、从自然中积累朴实的大山拒绝狭隘,于是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追求到了心的广阔。憨厚的蜗牛拒绝平庸,于是在灼热的阳光下洒下泪与血,追求到了乘着落叶遨游。倔强的荆棘鸟决绝生的安逸,于是在破喉的一刹那完成人生的绝唱,追求到了梦中的天堂。三、从现实中积累以前卫之名创造 SOHO 神话潘石屹出身农村,先考入了兰州培黎学校,经过埋头苦读后,又考入中国石油管道学院;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一直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先是辞去公职南下深圳,后又主动请缨前往海南;后来他成立公司,扩大产业,然后开始转型;现在又继续寻找新的制高点,准备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潘石屹的成功是他勇于追求的结果人生,怎能无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合着时代的节拍,唱响自强不息的追求之歌。四、从历史中积累汨罗河畔,浊浪滔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为了追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宫廷御苑,笙飞箫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了追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玉环磨墨,力士脱靴,成为千古奇谈;精忠报国,驰骋疆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为了追求,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追求,林则徐贬谪路上大修水利,造福人民,早已把生死度外。一、作者简介批判现实主义诗人——莱蒙托夫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三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 年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1840 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 多余人 ” 形象——毕巧林 。作品:抒情诗四百多首,名篇《帆》《浮云》《祖国》;长诗《恶魔》《僮僧》;剧本《假面舞会》;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象征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