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长恨歌》——围炉夜话◎课文导读《长恨歌》的标题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诗篇。当代女作家王安忆选择这一题目也许源于“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受启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但作者却无意于这类凄美爱情的现代演绎,她只是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生活和命运,表现一个城市的沧桑嬗变,以及她对这种嬗变的哀伤。屋檐上四处张望的鸽子、里弄间咿咿呀呀的留声机、阁楼上垂着流苏的碎花窗帘,一种浓郁的怀旧情绪从文中流淌出来,那是历史的跫音,又似上海的情怀。《围炉夜话》写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王琦瑶等四个闲人在“螺丝壳”里经营他们由吃、穿、闲聊和简单的游戏组成的“精雕细作的人生”,表现了上海普通市民埋头于自己生计的生活方式,传达了作者对现实个体生命意义的感觉。◎思路梳理[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反思婚姻,回想当年与男子在一起时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读经典经典: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第四章》翻译: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赏析:“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提供的机会太多,就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其实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重要的。[课文助读预习区]◎作者简介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1954 年 3 月出生于南京,母亲为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她自幼受母亲影响很深。1970 年到安徽插队落户,1972 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并在业余开始写小说。1978 年回上海工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品:小说《长恨歌》《小鲍庄》《流逝》《富萍》等。◎背景回放上海怀旧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从绘画、电影、文学,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