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材料丰富一、知识解读“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这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就记叙性文章而言,它体现为揭示中心的人、事、景、物、情等;就议论性文章而言,它体现为旁征博引、理论引证、事实例证等;就说明性文章而言,它体现为事实例子、数字资料等。但要注意的是,材料丰富并不是堆砌材料,而是材料要典型精当、新鲜活泼,能足以表现中心。二、技巧点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材料丰富”呢?1.多角度运用,让材料“翻”出新意。人们常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必定涉及到不同的人物,每个人物在事件中的角色不同,所折射的意义也就不同。例如,就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遭干扰事件,我们可以有以下写作角度:(1)从干扰者的角度来看,适用的论题有:①要学习,更要学做人(最佳角度);②遵守规则;③偏激容易遮蔽理性的眼睛;④后悔也是一种进步。(2)从英国官方和剑桥校方的角度来看,适用的论题有:①勇于承担责任;②重学术,更重育人;③是非面前,辨清方向;④求真务实。(3)从温家宝总理的角度来看,适用的论题有:①大度和宽容;②正义的力量。2.引入排比,构筑丰富的论据群。对于那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论据,我们不必说得太具体,可以采用排比的方式列举,让论据密集呈现,构成论据群。这样,既充实了论据,又使文章有气势。例如,高考满分作文《传递爱的太阳》片段:抬头仰望世界,我们发现无数双手盛满太阳的光芒,传递爱的暖流——怎能忘记,习主席握住煤矿工人的手时,慈祥的目光和亲切的问候里,所传递出来的关爱与温暖?怎能忘记,霍英东憨憨地一笑,摆摆手谦虚地说“我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时,所传递出来的厚道与忠诚?怎能忘记,贾平凹用自己的笔塑造的那个说“我不摘花,因为花会疼”的小男孩,所传递出来的博爱与善良?是的,许多人用手共同托起爱的太阳,散发出温暖,传递着爱心。这份温暖,让世界充满阳光;这份爱心,在传递中又如一粒种子,经过每个人的手,最后撒满整个春天。文章于篇末推出三个强势排比段,引入习主席、霍英东、贾平凹笔下的小男孩三则材料,揭示其关爱、忠诚、善良的内涵。材料密集,思想、意蕴丰厚。所以,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联想、勇于创新,文章就会有充实的论据。3.调动联想,给材料一个实在的载体。宋代的戴复古在谈到文章选材时说:“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