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胠箧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 篇,但留下来的只有 33 篇。其中内篇 7 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本文选自《庄子·外篇·胠箧》,此篇旨在发挥老子“绝圣弃知”之旨。表现作者对丑恶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极端憎恶之情。一、注音胠箧________ 缄縢________扃________ 罔罟________耒耨________ 阖________苌弘肔________ 掊击________斗斛________ 符玺________轩冕________ 斧钺________擿玉________ 擢乱________瞽旷________ ________工倕________ 攘弃________爚乱________二、解释词义乎然适独竭重三、通假字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____________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____________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____________罔罟之所布 ____________阖四竟之内 ____________苌弘胣,子胥靡 ____________擿玉毁珠 ____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五、分析句式类型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________何以知其然邪 ________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 ________何适而无有道邪 ________天下未之有也 ________彼窃钩者诛 ________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________六、积累名句________,鲁酒薄而邯郸围,________。夫谷虚而川竭,________。彼窃钩者诛,________。鱼不可脱...